本篇文章1009字,读完约3分钟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节制中央在青岛新冠肺炎疫情跟踪调查访问过程中,从工人携带的进口冷冻鳕鱼外包装阳性样品中检出了活病毒。 事实证明,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成新冠原病毒,接触新冠原病毒污染外包装后会感染。
从冷链食品外包装中分离活病毒的意义
此次从青岛冷链食品外包装中分离出活病毒,是首次尝试室外证实际冷链运输的前提,提示新型冠状病毒在物品外包装中能够生存的时间较长时,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以冷链物品为载体,进行远程跨境输入。 在特定环境的前提下,生存在物品外的病毒可能会导致没有有用防护的易感接触者感染,有感染风险的人主要是冷链物品的从业人员。 本发现提示,为防备海外感染者的进口,海外被病毒污染的冷链物品进口病毒的风险需要注意。
我国市场流通冷链食品受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风险很低
最近,我国有关部分对冷链食品开展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抽检。 截至9月15日,全国24个省提交了298万份检测结果。 298万份中冷链食品和包装样品67万份,员工样品124万份,环境样品107万份,22份食品和包装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病毒核酸含量低,从未分离到活病毒。
公众接触和食用冷链食品的感染风险很低
目前的研究和防控实践表明,新冠引起的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而是改变了历史,未发现因摄取食物而感染的环境。 迄今为止,也未发现因接触受污染冷链海产品而感染的病例,我国顾客感染风险极低。 新型冠状病毒的第一传播门路仍与经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传播。 另外,中国相关部分已经在大年夜加入了进口冷链食品的新型冠状病毒监控、消毒等方法,群众注意勾结清洁、生熟分离,才能正常购买进口生鲜食用。
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一般防护建议
在受病毒污染的物品上以特定前提生存的病毒,可能会感染没有有用防护的易感接触者,主要是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 国务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联合机构综合组近期印发的《新冠防治肺炎方案(第七版)》已经到各地落实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常规防护、健康监测和核酸自愿筛查,改进分娩、加工和商务工作环境卫生前提,降低从业人员感染风险
中国疾控中央在工作中经常从事与可能存在高科技冠状病毒污染的冷链产品密切接触领域的工作人员,如冷链产品的装卸、加工、销售等,要增强防护意识,做好常规防护,可能直接污染皮肤的冷链产品 建议在接触冷链产品后,脱掉可能丢失的污染职工服,洗手消毒前不要触摸鼻眼,工作完成后及时消毒,按期进行核酸筛查。
标题:“青岛疫情溯源调查,有重大发现!”
地址:http://www.hongyupm.com/gnyw/1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