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78字,读完约3分钟
曾嵓,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组长。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蛋白质组学研究与分解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科学院蛋白质组学要点实验室副主任。 兼任中国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际蛋白质组学组织理事会委员、国际期刊《蛋白质组学》编辑委员。 业界为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的快速发展和疾病相关蛋白质的动态行为研究,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了20多篇研究论文。 负责863个课题1个项目、十五个科技攻关子课题1个项目、973个子课题1个项目等,2004年获得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基金。
曾嵓于1995年进入当时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从中国蛋白质分解行业知名教授夏其昌研究员获得蛋白质分解博士学位。 在校期间,她应用质谱技术进行蛋白质鉴定和蛋白质组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蛋白质组学工作的研究者之一。 由于读书中的突出表现,她获得了2000年中科院院长奖学金和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的奖励。 获得博士学位后,曾嵖留所参与了蛋白质组学分解中心的建立,在她和同事们的协助下,目前该中心已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基地。
随着人类基因组大规模测序的基本完成,蛋白质科学成为生命科学的核心。 与基因组不同,细胞内蛋白质的表达、修饰、空之间的位置和相互作用随时间、空之间和环境因子动态变化。 这是因为静态或单一条件下的研究不符合生命动态特征。 更重要的是,蛋白质各阶层的一些变化相互影响,最终影响蛋白质或蛋白质组的功能。 这种蛋白质多阶段变化的几个统称为蛋白质动态行为。 蛋白质的动态行为可以说是生命多、庞杂、动态、整体的分子基础。
研究这么多复杂的蛋白质动态行为首先需要高通量、整体水平的研究技术。 因为这个曾嵓研究者领导的研究小组致力于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大规模蛋白质组学研究平台的构建。 近年来,在高通量蛋白质的鉴定和修饰分解、蛋白质的定量、亚细胞蛋白质的分解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等蛋白质组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上进行了探索。 迅速发展了基于ph梯度的多维色谱-质谱联用鉴定多肽和蛋白质的方法,为高通量蛋白质的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国际上早期系统地对小鼠肝线粒体等亚细胞器进行了大规模蛋白质组学研究,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多维色谱质谱结合的方法获得线粒体特异蛋白,进行了深入的生物新闻学分解。 再采用亚细胞分级与稳定同位素定量法相结合的策略,比较有效地区分蛋白质的真正定位和可能的多定位甚至污染,在蛋白质组学水平上发现了一些蛋白质的新定位。
肝癌是我国的“国病”,其发生、快速发展、转移等过程与蛋白质的动态行为有密切关系。 曾嵖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激光捕获了显微切割、多维色谱—质谱、双色荧光差异凝胶电泳、稳定同位素标记差异蛋白质分解、免疫荧光定位、免疫组化分解等做法,目前已有近千个肝癌和癌旁组织的差异蛋白 这些发现有助于了解疾病迅速发展的分子机制,为肝癌的防治提供潜在的分子标记和药物靶标。
上一页1 2第3页4第5页下一页
标题:“2005年获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介绍(组)(2)”
地址:http://www.hongyupm.com/gnyw/16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