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68字,读完约4分钟
中央大街的金属马车
进入最后一页就可以投票给哈尔滨了
(文/姚兰)
一百年前,中东铁路的建设与哈尔滨和俄罗斯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移民高峰的1922年,哈尔滨居住着15.5万俄罗斯人,而当时哈尔滨的总人口不到30万。 哈尔滨的俄式建筑最多,平均2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中有1平方米是俄式建筑哈尔滨是中国离俄罗斯最近的省会城市,直线距离不到400公里,比北京到济南更近。
俄罗斯在哈尔滨留下了多条中央大街,果戈理大街、圣索菲亚教堂、巴拉斯电影院等,伏特加、大列巴、甚至被雪包围的北风染红的大鼻子(俄罗斯后裔)也随着他们豪放的性质,在哈尔滨浓厚而热烈的俄罗斯
在香坊区的一个小镇上,满大街都是“四毛子”“五毛子”
哈尔滨香坊区距离市中心约20公里,是一个不显眼的城市,但是那里的俄罗斯风情像红菜汤一样浓厚。 1887年,中东铁路工程开工,许多不同国籍的工程人员进入东北地区,包括俄罗斯人、日本人、德国人、法国人、瑞士人等,其中俄罗斯人最多,近2万人。 爱喝酒的俄罗斯人建设铁路,也酿酒,他们建了香坊区的一个小镇。
目前,镇上不仅保留着200多座俄式建筑,俄罗斯风俗还渗透到镇上的日常生活中:海滩草中,拖拉机蔓延,孩子们尖叫着去看《叶特》。 带有女孩子蕾丝的连衣裙是“连衣裙”。 老人把缝纫机叫做“马浸”的小尖面包叫做“性骚扰”。大圆面包叫做“肝”。 城里人喜欢在面包上涂黄油,西红柿、洋葱上沾盐花,雅马哈的实酱和酸黄瓜,喝苏伯叶做的“苏伯汤”。 男人戴皮帽子,蹬马鞋,女人“saravan”长裙全年都要穿。 从20世纪初开始,俄罗斯人就和中国人结婚了。 哈尔滨人把第一代俄罗斯移民称为“老毛子”,第二代称为“二毛子”。 100年后,小镇高大,轮廓分明的“四毛子”和“五毛子”闲逛。
当地人过着原汁原味的俄式生活,不知不觉中,怀着好奇心闯入的异地游客,在院子的滑雪场跳上马拉雪橇,俄式“木制楞克”的房子排成一排,视线迅速闪烁。 玩累了吃个大“肝”放红菜汤,放啤酒和红肠。 和当地女孩一起跳上了“卡琳卡”。 觉得还不够而嘴酸的话,会觉得特别“哈拉少”!
在中央大街的华梅西餐厅,两位老人对视着,温暖的感觉在蔓延。
位于道里区中心,只有1.5公里长的中央大街是哈尔滨最繁华的商业区,建于1898年,最初被称为中国大街。 当时街道地面翻了,1924年俄罗斯工程师主持翻修,用花岗岩青石铺路。 花岗岩和砖竖着铺,细长狭窄的一根露出地面,就像俄罗斯式的面包一样。 据说每块青石都要花一美元以上的成本,所以哈尔滨人说:“中央大街是铺着金子的街道。” 沿街两侧有各种各样的西方建筑,有巴洛克式、折衷主义、新艺术主义、文艺复兴式等。
肖复兴在他的文案中多次提到哈尔滨,提到中央大街,提到这条街的华梅西餐厅,他说:“那种红汤和炸苹果,自己酿制的略带酸味的红葡萄酒,都是地道的俄罗斯风味,其他地方吃不到。 我在那之后的日子里去过俄罗斯两次。 住在莫斯科最好的酒店,吃了纯正的俄罗斯菜。 我觉得没有味道。 ”。 华梅餐厅二楼的走廊有一幅很大的油画,让肖复兴难以忘怀。 那是一幅女人的肖像画,大致上是贵妇人,在昏暗的灯光下清晰动人的样子,让我想起安娜·卡列尼娜和娜塔莎。
华梅西餐厅是哈尔滨最有名的俄式餐厅,与北京马克西姆西餐厅、上海红家西餐厅、天津起士林酒店齐名,被称为“中国四大西方餐厅”。 餐厅建于1925年,创始人是俄罗斯犹太人,被称为楚科奇曼。 最初位于道里西八道街,经营俄式西餐的小吃。 1925年至1956年间,搬迁至数易经理、1957年合营企业、中央大街112号,改名为华梅西餐厅,以经营俄餐为主。 餐厅一楼是欧洲园林式酒吧风格,二楼是克里姆林宫风格,三楼是俄罗斯现代风格,南厅豪华风格,北厅优雅安静。 华梅装饰华丽,质量俗气,但菜价不高。 哈尔滨人喜欢周末举家去太阳岛玩,然后在华梅大喜。
在华梅,经常可以看到老夫妇坐在餐桌前。 老妇人已经吃完了,靠在椅子上慢慢地喝着一杯咖啡。 老先生集中精力在手上的面包上,经常搅拌刀上的黄油。 《越橘花开》的曲子在餐厅里低沉彷徨。 “田野小溪边,越橘的花盛开。 有个少年最喜欢我。 但是,我不能向他坦白。 满心的话,说不出……。 有时,两个老人的眼睛交汇在一起,笑容之间温暖的心情蔓延开来。
123 4下一页下一页
标题:“哈尔滨 俄罗斯留下不只一条大街(组)”
地址:http://www.hongyupm.com/gnyw/16135.html